中国美术高考网 - 权威综合门户网站! [美术高考新生必读手册] [广告投放] [网站声明]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中国美术高考网
美术高考新生指南 美术高考成绩查询 全国艺术院校大全 全国招生考试信息汇总 美术高考优秀试卷 微信公众号 金牌问答服务中心
网站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统考 | 美考政策 | 招生简章 | 考点时间 | 成绩查询 | 合格线 | 信息汇总 | 历年考题
艺术院校 | 优秀试卷 | 招生计划 | 美考备战 | 报考指南 | 高考动态 | 录取查询 | 录取线 | 往年资料 | 在线问答
美术高考网2023年开设全国分省官方QQ交流群,建议加入本省交流群。QQ交流总群:378229784(分省群号请点击后面按钮) 中国美术高考网官方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湖北省湖南省黑龙江吉林省辽宁省
四川省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区青海省海南省宁夏区新疆区内蒙古西藏区更多>>
热门关键词:
中国美术高考网 -> 艺术专业 -> 正文

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介绍

[ 整理:美术高考网   时间:2023-04-27 18:35:00    来源/作者:浙江大学 ]

  专业名称:中国画专业

  专业导游:艺术与考古学院陈谷香副教授

  一、选择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N个理由

  浙江大学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而中国画专业正是实现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浙江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厚的中国画教学及研究的传统。

  浙江大学的中国画专业以“重基础、重传统、重人文、重交叉、重特色、重创新”为办学理念,以“以学带术”为教学宗旨,依托我校强大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底蕴,培养能较为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国画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中国书画鉴赏能力和较强的中国画创作能力,能立足美术理论研究前沿进行学术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浙江大学的中国画专业通过人文修养与艺术技能的综合教育,其中以中国书画的知识建构为核心,中国画创作为纽带,融会东西方人文艺术观念,从而形成并建立在体悟中国艺术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国学”基础和一定的“西学”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文化本体,能够以史学的眼光驾驭艺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以期在未来的事业中能坚持以文史哲修养关照自身的发展,进而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担当责任。

  二、答考生问

  Q1:中国画专业在国家艺术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其中,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为其中的五个一级学科。中国画为美术学下的特色专业之一,与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等共同构成了广义的“美术学”一级学科。

  中国画专业与书法学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美术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术学一级学科的核心。

  Q2:浙江大学的中国画专业有何特色?

  2016年,浙江大学艺术学系的“美术学”专业因应国家学科目录的调整,分化为中国画和书法学两个专业。分化之后的中国画专业专业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原所在“美术学”是人文社科类省级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在中国画领域有醇厚的历史积淀,马一浮、陆维钊、沙孟海、吴冠中等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都曾在浙江大学任教或求学。

  浙江大学的中国画专业以“重基础、重传统、重人文、重交叉、重特色、重创新”为办学理念,以“以学带术”为教学宗旨,依托我校强大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底蕴,培养能较为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中国书画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中国书画创作能力,能立足美术理论研究的前沿进行学术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与中国画专业相关的校内机构有: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书画文物鉴定研究中心、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以这些平台为依托,浙江大学的中国画专业建立起与国际著名学府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日本四国大学等的相关院系及世界著名博物馆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的密切合作与交流。

  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拥有一支国内领先的国际化师资队伍,该专业除了本科招生之外,在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还有有中国书画篆刻理论研究、中国书画篆刻创作研究、中国美术史与美术考古、故宫学与中国古书画研究等方向可供选择。

  Q3:中国画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关于中国画主要课程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画论、当代中国画评论、诗词题跋、中国画形式美学、中国画基础技法、白描临摹、工笔临摹、中国画技法与风格、中国画构图与图式、中国画写生与习作、“人、山、花”分科研习。

  涉及书法的课程有: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古文字学、书法美学、书法批评史、楷书、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篆刻。

  涉及美术史论的课程有:美术考古学、艺术批评、美术文献学、佛教美术、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书画装裱与修复

  Q4:为什么要到浙大来学习中国画专业?怎样学好中国画专业?

  浙江大学的中国画专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鲜明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由于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以“以学带术”为教学宗旨,注重“学问”与“技法、技能”的均衡发展,提倡以“学问”来濡养“技艺”,故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发展前景。有的学生会说,我只想学好中国书画的“技法”,因为这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学习那么多文史知识呢?这种想法很褊狭和短视,没有“学问”濡养的“技艺”是空洞和浅薄的。

  孔子讲“志于道”,讲“游于艺”,“道”指天道(自然之治)和人道(社会之治);“艺”过去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我们今天讲的“艺术”属于“乐”),游是“涵泳”之意(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游于艺”可理解为涵泳经史,广泛涉猎各种学问。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博学多识,以努力达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为己任。我们的“以学带术”正与孔子“志于道”、“游于艺”的精神一致。事实上,纵观历史上“大师”与“匠”的区别,也就在是否“志于道”,是否“游于艺”。因此,要学好中国画专业,仅仅靠技法层面上的勤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博学多识,并对各种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思考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然后用艺术作品反映这种思考和关怀,以促进自然和社会更进一步的和谐发展。

  Q5:中国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中国画专业的毕业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学校、新闻出版机构、博物馆、展览馆、书画院、拍卖行,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

  中国画专业最吸引我的——

  我想大概是“进可攻,退可守”。何谓“进可攻”呢?主要指的是中国画这个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性。比如爱好哲学的,将来可以去研究中国画论;爱好法律的,可以去研究艺术法;爱好管理科学的,可以去研究艺术品管理;爱好经济的,可以去研究艺术品市场;爱好材料科学的,可以去研究中国绘画的颜料、纸张……何谓“退可守”呢?主要是指我们可以通过书写或作画,疏泄郁闷,畅情达意。美术上有个典故叫“解衣盘礴”,出自《庄子》,说的是艺术家进入旁若无人、物我两忘、酣畅淋漓的创作境界。实际上,这种境界我相信很多有过美术创作经验的人都有体会,艺术创作的过程是非常愉快而永有遗憾的,这引领我们不自觉地不断追求“止于至善”。在这个过程中,什么烦恼和功名利禄都自然抛却脑后。不妨开个玩笑,现在社会上宅男宅女很普遍,假设连续断网一周,可能大部分宅男宅女都会疯掉,但是如果这个人是学中国画的就不会,他可能正热情高涨地在游龙走蛇呢。

  ——陈谷香副教授

  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虽起步较晚,仅有近二十年历史,然师资力量雄厚,较之顶尖艺术类院校毫不逊色,且学术氛围浓厚,是一个培养学者的地方。我校中国画专业倡导“以学带术”,设有一系列与专业相关联的理论课程,如古代书论、中国画论、古典文献学、山水诗鉴赏、诗词题跋等,对理论教育及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是艺术类院校所无法比拟的。

  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在实践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即无论哪个方向考入的学生,不仅须对人、山、花各有认识,书法、史论皆有所涉猎,这种全面性是其他院校不具备的。此外,浙江大学作为全国知名高校,学风优良,各学科发展完备、互相交融。这便使得我校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处于一个较高平台,有助于开阔眼界,拓展知识。

  ——2010级本科生秦靖尧

  浙大中国画专业坚持“以学带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是一种“学者”的培养,而非纯粹性的“艺术家”或者“匠”的培养。当技法达到一定水平时,没有理论架构作支撑是无法取得长远进步的,这正是浙大中国画专业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与独到性所在。在实践方面,低年级时书画都要有所涉猎,书有篆隶楷行草,画有人物山水与花鸟,“书画同步”是浙大中国画专业的一大特色。只有掌握“书画”两者才能达到相辅相成,这从本质上帮助于书画专业技能的发展与完善。高年级进行主攻专业训练时,在强大的师资阵容带领下,让我们在专业方面技艺精湛突出,立足于国内整个专业领域最前沿。在理论方面,中国画专业设有丰富的史论课程,包括国内外书画史、篆刻史、文物鉴定、诗词题跋与写作研究等,加上这些丰富的理论架构,培养的亦是在“诗书画印”各方面都有所造诣的全能型人才。除了专业课以外,中国画专业还要按照学校大类培养模式修读非专业类的课程,其中不乏英语、计算机、文史哲等。当众多中国书画文物都散藏于国外时,英语是让我们学习了解国外相关文物及文献的一种重要工具。依托于浙大自身发展的优势,本专业学生也可以与国外大学进行交流,了解国外文化,时刻关注国际发展趋势。

  总之,浙大中国画专业既能于国内遥遥领先,又能立足于国际视野,掌握了这种“本领”,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财富?

  ——2010级本科生任仕东

  浙江大学从创办到今天已走过双甲子,艺术学科方面,众多大师诞生于此,在最早的一批重点大学里树立了榜样。浙大通过书画专业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感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国画专业的培养理念也是全方面的,在实践方面,低年级学生们不仅要感受体验宋人小品的诗意感兴、元代山水的淡泊清逸、明清写意的水晕墨章,还要通过学习书法以及篆刻来不断提高用笔的书写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中国绘画史、中国画论、当代中国画评论、诗词题跋、古代书论、书法批评史等理论课程,引导学生直接与古人交流,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在强大的师资阵容带领下,培养学生们成为实践与理论共同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此外,暑期下乡写生,书画社团活动,各类书画比赛都使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无比难忘。浙江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中国画专业也将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更多的学者,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014级本科生孟子君

  浙大国画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始终做到为学生争取最顶尖的教学资源,致力于培养综合性人才。除了实践类的专业课之外,每学期还安排了2-3门理论类课程,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极大拓展了学生们的专业眼界,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此外,学校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打造了我国第一座以本科通识教学为首要使命的艺术史、文明史教学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作为艺术与考古学院一员的中国画专业,教师们经常组织同学前往艺博馆进行课外教学,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十分难得的教学经历。

  ——2019级本科生任雨晨

  科学和艺术都需要想象和联想,而想象包括世界上的一切。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回望过去,我们不难发现,艺术与科技相互促进,支撑着我们的历史与文明缓慢而坚定的走向盛大;展望未来,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将有机融合,成为人类进步边缘的强大推动力;聚焦当下,浙江大学正是在这个时代浪潮中,竭力支持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立足国际在艺术与科技的领域焕发光彩。浙江大学《历代绘画大系》项目不仅给古代艺术理论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研究平台,还让学习中国画技法的同学们“与古为徒”,在经典中畅游心神,在笔墨中追寻共鸣;规模宏大的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中,名家书迹博古通今,传世绘画应有尽有,真正做到了将文物搬进课堂;丰富的中国绘画理论课程安排,让同学们一同向古人“依仁游艺”的传统精神内核学习、主动探寻找中国文化“美的历程”;而马一浮、张宗祥、竺可桢、苏步青等人文、艺术、科学不同领域的浙大先生们,也在激励着同学们成为优秀的时代楷模,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自己的艺术史而努力。“画者,文之极也。”浙江大学也正是以此为目标,在综合性大学有限的课程安排内,开放地给予了每位同学充足的个人想象空间与成长空间;将人文与艺术的平衡与时代步调相适应;将培养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实践,转换为了培养社会上层建筑的构建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的工作。

  ——2019级本科生黄润洁

  浙江大学中国画专业理论与实践并举,强调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统一。理论课程设有: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艺术概论、艺术考古、诗词提拔、汉藏与多民族艺术交流史等等;实践课程设有:书法、中国画基础技法、中国画写生与构图、中国画技法与风格、中国画临摹与创作、人山花分科研习等等,足以见得课程设置涵盖知识面广泛,深入学习中国画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很多与美术史、艺术史有关的知识。并且还开设有“博观达雅”学习交流活动、暑期外出考察、跨专业模块、个性化修读以及国际化课程。使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具有宽厚的知识面;较强的理解力、创造力和中国画鉴赏能力;扎实的技法基础;一定的眼界和国际视野,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中担当责任。

  ——2019级本科生陈明璐

艺考改革持续进行中
艺考改革持续进行中
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历年院校优秀试卷赏析
历年美院优秀试卷
如何选择画室?”
如何选择画室?
  • 最新发表
  • 热门文章
  • 网站简介服务承诺广告服务投稿说明信息纠错郑重声明黑名单制度版权隐私合作伙伴友情链接意见建议联系我们发展历程